苏州市现代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平台简介 苏州市现代生物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5月,立足国际医药前沿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开发创新生物医药产品。是搭建中试生产与医药成果产业化,复合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交流多功能的科研平台。西交大苏州研究院生物科技实验室孵化出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以造福人类健康为宗旨,以追求开发解决肿瘤病患的免疫治疗产品和靶向药物为目标,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共同为我国癌症研究、生物新药研发、免疫治疗技术开发作出一份贡献。 该重点实验室在西安交大苏州研究院的领导下: 1、组织承担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的招标立项工作; 2、引进完善产品成果,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并带动关联企业发展; 3、重点孵化前沿、领先的生物医药工程技术成果,促进中药现代化技术向行业转化; 4、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为生物医药领域培养、造就复合应用型优秀人才,为社会输送创新性、开拓性的适用人才。 5、组织新药研究、新技术培训,与关联企业共识、共进、共同推动生物医药事业的发展。 6、交流开放,与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相关企业、知名科学家建立信息交流渠道,为江苏、陕西生物医药企业搭建先进技术、成果信息交流的桥梁。 研究领域方向
重点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性病原菌感染、肺结核、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等10类(种)重大疾病,紧密围绕临床用药需求,开展“候选新药研究”。
重点开发 1、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蛋白质合成、基因工程药物、肽类,生物芯片、抗体类、发酵类等生物技术产品。 2、研究开发抗氧化、抗缺血、抗应激、抗衰老、抗细胞凋亡、抗基因突变、免疫失调等天然活性物的中药制剂。 3、研究开发机体内源性活性调节物,探明生物体内的靶标功能和靶标药物。 4、研究开发肿瘤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新技术、新产品。
科研负责人介绍 科研负责人:杨林,博士,教授,博导,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江苏省双创人才。拥有20余年全球顶级癌症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及管理经验,是肿瘤生物学和免疫治疗领域的专家。杨林博士因其在癌症发生机理研究上的重大成就,荣获2006年度美国MD Anderson优秀博士后奖。现为美国癌症学会(AACR)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 SPORE DRP、江苏省科技支撑等项目,其领衔申报的“CAR-T细胞”卫生部国家新药创制重大项目已入库,在Cancer Research、Oncogene、EMBO J、JBC、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杨林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免疫治疗、CAR-T细胞和CAR-NK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新一代T细胞和NK细胞扩增技术、靶向T淋巴细胞的双特异性基因工程抗体药物开发、免疫检验点抗体药物研发等。 杨林博士曾于1999-2001年期间创办广州溯源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领导研发团队开展了基因工程药物研制,获两项基因工程酶制剂专利授权。在美国期间,杨林博士作为创始团队成员,参与了以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为主要业务的ApoCell公司创业历程,亲历了ApoCell从最初仅3个人的小公司发展到如今员工数百人的一家新兴高科技企业,并为该公司获得2011年美国成长最快企业、2012年北美技术成长型企业500强等荣誉资质做出了贡献。也使得杨林博士真正领会到高科技研发型企业的发展模式和管理制度,为其在中国创业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2010年,平台成果孵化出博生吉生物有限公司,由杨林博士领衔,荣获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2011年江苏省创新团队、2012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13年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称号。主要技术产品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了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建成了苏州市肿瘤免疫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现代生物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还获批成立了苏州工业园区博士后孵化站,目前有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更重要的是,博生吉公司开发成功了代表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CAR-T细胞/CAR-NK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开发成功了国际领先、国内唯一的基于第一/第二刺激信号原理的T细胞活化与扩增试剂盒、以及国际先进的NK细胞活化与扩增试剂盒,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常州第一人民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上海生物芯片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单位得到了推广应用,受到客户一致好评,为本项目的申报和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杨林博士还领导开发成功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PD-1阻断性抗体,以及靶向T淋巴细胞肿瘤的CD7纳米抗体,这些项目已进入临床前试验阶段。
科研团队介绍 本实验室拥有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验能力强、踏实肯干、有高度责任感和进取心的科研梯队: 专家团队 6 人 包括:杨林博士、褚福亮博士、张伟华博士、张幸鼎博士、齐琳博士、邹建炫博士。

平台骨干包括:汤金乐、宗云辉、游凤涛、李甲璐、黄磊、邹建炫、张波帧、孟会敏、李凤琨、孔潇、袁园、叶思思、安钢力、姜丽翠、陈丹、李亚芬等
实验设备、场地
基础设施:拥有独立的常规实验室、万级无菌工作间、循环肿瘤细胞实验室等。
 常规实验室

万级无菌工作间
 循环肿瘤细胞实验室
仪器设备:拥有二氧化碳培养箱、液氮储藏系统以及各类常规设备。

研发成果 1 科研专用抗体 SGLT1抗体 2 科研专用抗体 CD3抗体 3 科研专用抗体 CD4抗体 4 科研专用抗体 CD8抗体 5 科研专用抗体 CD19抗体 6 科研专用抗体 CD138抗体 7 科研专用抗体 CD56抗体 8 科研专用抗体 CD16抗体 9 科研专用抗体 CD7单链抗体 10 科研专用抗体 EGFR乙酰化抗体 11 细胞分选用抗体 CD3-磁珠抗体 12 细胞流式级别抗体 CD3-荧光标记抗体 13 细胞流式级别抗体 CD4-荧光标记抗体 14 细胞流式级别抗体 CD8-荧光标记抗体 15 科研专用试剂盒 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和扩增试剂盒 16 科研专用试剂盒 siRNA体内递送试剂盒 17 肿瘤检测技术服务 循环肿瘤细胞(CTC)数据分析服务 18 肿瘤检测技术服务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服务
主要知识产权 1 肿瘤化疗药物敏感基因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1010148616.5 2 一种癌症治疗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应用 发明专利 201010221619.7 3 细胞凋亡的特异性量化检测 发明专利 ZL201110374476.8 4 一种乳腺癌个体化用药检测 发明专利 201210036729.5 5 一种生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1210340310.9 6 抗CD138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序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1410035749.X 7 单细胞分离器 实用新型 ZL201320105420.7 8 一种PD-1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1410613502.1 9 一种CD7纳米抗体、其编码序列及其应用 发明专利 201410244584.7
代表性论文 2014 Identification of co-inhibitory receptor expression on T cells from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2014 Photothermal Targeting Therapy of A20 Mouse Lymphoma Model using Anti-CD138 Antibody-conjugated Gold Nanospheres J HematolThrombo Dis 2014 Transphosphorylation of EGFR at Y845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ts autophosphorylation and kinase activity ONCOLOGY REPORTS 2014 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in a non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andidate treated with decitabine followed by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rimed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infusion: a special entity of the disease? Transfusion 2012 The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 ZKSCAN3 promotes prostate cancer cell migration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2011 ZKSCAN3 in modulating Cyclin D2 expression in multiple myeloma Oncogene
在研项目 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项:肿瘤免疫治疗、抗肿瘤靶向药物以及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 主要在研课题: 1 PRD001 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开发 园区领军 2 PRD002 DKK1检测试剂盒开发 省科技支撑 3 PRD003 赫赛汀用药指南试剂盒的开发 园区领军(STOP) 4 PRD004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服务 姑苏领军人才专项 5 PRD005 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和扩增试剂盒的开发 姑苏领军人才专项 6 PRD006 自体性嵌合体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T细胞靶向性治疗IL-11Ra过表达的恶性肿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PRD007 科研专用抗体开发 园区领军 8 PRD00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乙酰化信号通路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在靶向抗癌治疗中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 PRD009 纳米载体递送抗肿瘤靶向小分子RNA药物的研究 省科技支撑 10 PRD010 T细胞/NK细胞介导的双特异性抗体 江苏省创新团队 11 PRD011 药物抗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炎天然药物(SGLT1抑制剂)
所获荣誉 2010年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2011年江苏省创新团队 2012年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013年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承担课题(包括人才项目)
2010 江苏省科技支撑 基于纳米材料递送的小分子核酸药物 主持 30万 2010 苏州工业园区科技领军人才 肿瘤靶向抗体药物的产业化 主持 380万 2011 江苏省科技支撑 抗肿瘤人源化DKK1单抗药物的开发 共同主持 30万 2012 姑苏领军人才 CAR-T细胞治疗策略的肿瘤诊疗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 主持 100万 2012 美国NIH SPORE DRP 肿瘤药物敏感基因诊断试剂盒开发 主持 10万美元 2013 江苏省双创人才 CAR-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 主持 50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血液肿瘤免疫治疗 主持 5万 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多发性骨髓瘤耐药基因 主持 16万 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CAR-T细胞治疗恶性肿瘤 主持 80万 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乙酰化信号通路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在靶向抗癌治疗中的应用 主持 80万 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调节的自噬对多发性骨髓瘤化疗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主持 26万 2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Zkscan3基因新功能解析 主持 85万
|